全国前10大配资平台 1965年,军统少将遗孀拿出一本日记,上海市长:你丈夫很了不起_周镐_李华初_戴笠
1965年全国前10大配资平台,一名妇女带着一本破旧的日记本来到上海市政府,声称她要见当时的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兼市长曹荻秋。她的身影显得落寞而坚决,手中的日记本泛黄,布满岁月的痕迹。
登记信息时,负责保卫的同志陷入了为难。因为这名妇女并非普通身份,她是臭名昭著的军统大特务周镐的遗孀。周镐在抗战期间,曾在汪伪政权担任少将科长,抗战结束后,又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军统南京站的少将站长,一直受到蒋介石和军统头子戴笠的重用和信任。
这位遗孀名叫吴雪亚,由于丈夫的身份,她长期被视作国民党军官的妻子。尽管保卫科的同志明言曹市长不会接见她,劝她离开,但她仍坚持要让曹市长亲眼看看手中的那本日记,无论如何也不肯妥协。
消息传到曹荻秋耳中,他立即指示保卫科将吴雪亚带到他面前。打开日记本后,曹荻秋眼眶很快湿润,泪水涌出,他感慨地说:“你丈夫很了不起!”
展开剩余83%许多人不理解,为何一位中共上海市长会用“很了不起”来评价一个曾是军统少将的人?周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?他与共产党究竟有何深厚渊源?为何会获得曹市长如此高的赞誉?
周镐1910年出生于湖北罗田的一个贫困家庭。家境贫寒,却难以阻挡他对知识的渴望。14岁时,他考入武汉私立成呈中学,在那里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,立志为此奋斗。三年后,周镐考进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步兵科。
阳光帅气、见识广博、口才流利的周镐,赢得了当地一位富家小姐李华初的青睐。为了和周镐在一起,李华初甚至与父亲断绝关系。因家境贫困,周镐无法提供像样的婚房,两人只得寄居在山顶上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。
婚后,周镐返回军校继续学业,娇生惯养的李华初不善农活,独自带着儿子艰难生活。某个暴雨如注的夜晚,茅草屋四处漏雨,母子俩感染风寒,高烧不退。天亮时,李华初带着孩子去看郎中,孩子却不幸去世。
得知噩耗,周镐心如刀割,带着妻子搬到武汉生活,两人租了一间小屋。李华初靠洗衣补缝维持生计,夫妻俩生活虽然辛苦,却充满温馨和满足。
黄埔军校当时对学员实行“蒋化”教育和严格控制,周镐心怀不满,流露出反蒋情绪,最终以“思想不纯”被军校开除。
离校后,周镐投身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。淞沪会战后,蒋介石将十九军调往福建剿共。1933年11月,十九军领导蔡廷锴、李济深发动“福建事变”反蒋,虽遭失败,周镐卷入其中,不得不逃离军队,流亡上海,后回家乡。途经汉口时,他因被怀疑有共产党背景,被国民党特务拘捕。
当时年仅24岁的周镐首次经历这种审讯,心中忐忑不安。巧合的是,审讯他的是一位旧友。老友劝他说:“治平兄(指周镐),你是黄埔高材生,为何不加入复兴社?这样过去的一切都能一笔勾销。”
周镐深思熟虑,眼前形势艰难,最终在朋友引荐下拜见军统特务头目戴笠,开始了他复杂而危险的特务生涯。
1935年至1942年间,周镐凭借军统高层周伟龙的赏识,先后任职武汉站站员、贵阳邮检所所长、广东税警稽查股股长、暂编第八师少校谍报队长、军统广东站督察及重庆督察室第一科上校科长,最终晋升为少将。
1943年,周镐突然离开重庆国民政府,转而加入南京汪伪政权,担任少将科长。这背后是军统与汪伪政府间复杂的权力博弈。因军统行动多在沦陷区,遭遇重创,戴笠欲通过汪伪政府首脑之一的周佛海,掌握其动向。
周佛海一直暗中与重庆联系,试图为自己留条后路。1940年他缴获军统一部电台,借此与重庆沟通,向蒋介石表达合作意向。从此,军统一直与周佛海保持联系。
为加强联络,戴笠秘密派遣周镐潜入汪伪政府,此举为军统最高机密,仅蒋介石与戴笠知晓。周镐不能告诉妻女行踪,甚至未留一言,李华初和女儿被戴笠接到重庆,实则是控制周镐的手段。
1943年初,周镐辗转多地抵达南京,但未能见到周佛海。为完成任务,他忍耐寂寞,广泛结交,其中包括对其影响深远的地下党员、汪伪政府情报局秘书徐楚光。
多年后,周镐对李华初回忆那段时光感慨道:“在伪军委会工作期间,处境凶险,幸存下来,实属祖宗保佑。那段痛苦岁月,一言难尽。”
同年七月,日本怀疑周佛海家电台,周佛海策划火烧公寓,自导自演假死事故,断绝与重庆联系。随后,他秘密会见周镐,安排新电台和周镐在伪军委会的公开身份——第六科科长。
担任中间人期间,周镐看透蒋介石剿共的卑劣手段,极度鄙视军人不抗日、反而枪指同胞的行为。与徐楚光等地下党员交往中,他对共产党好感大增,曾向地下党透露军事机密,利用职权帮助新四军运送抗战物资。
1943年底,戴笠密令周镐重组军统南京站。南京原是军统重地,沦陷后军统几乎无声无息,这令戴笠十分焦虑。周镐迅速建立八个行动组,恢复了军统在南京的影响力,戴笠极为满意,随后提升周镐为少将站长,掌管南京站。
1944年,国际局势剧变,日军节节败退,共产党新四军在华东大放异彩,日军主力调往杭州,与新四军对抗。蒋介石趁机下令周镐防共,调整伪军部署,拉拢伪军将领吴化文、孙良诚,为抗战胜利后的政权布局做准备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周镐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总指挥,接管南京日伪政权。次日,他率队逮捕了47名汉奸,包括南京市长周学昌、中央陆军学校校长鲍文樾,接管两大报纸,广泛宣传国民政府接管南京的事实。
然而,周镐行动引发混乱。抓捕时意外打伤汪伪陆军部长萧叔董,致其失血过多死亡,引发汉奸恐慌,开始联合反击。周镐接管机关仓库也触犯汪伪高层利益,城内火拼不断。蒋介石原意是稳住南京局势,利用伪军抵挡新四军进城,却未料周镐举措激烈,引发混乱。蒋急坏了,竟让日军维持南京秩序。
岗村宁次随后将周镐软禁于日军司令部全国前10大配资平台,国民政府接管后转押警备司令部。戴笠到南京后,周镐满怀希望,谁知却被审查贪污
发布于:天津市大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